小朋友的傷口要怎麼照顧?

小朋友接受手術、開完刀之後的傷口怎麼照顧?

傷口怎麼照顧跟皮膚縫合的方式有關。通常在手術結束或者出院的時候,醫師或護理師會給予傷口照護有關的資訊與指引。

如果皮膚上有需要拆除的縫線

若皮膚縫合是採用需要拆線的方式,在手術後第二天起(或醫師建議的時間)可以淋浴,但是不要泡澡、不要用水直接沖傷口,也不要用力搓揉傷口,在淋浴之後用乾淨的毛巾擦乾後自然風乾,若醫師有開立抗生素軟膏,則在傷口清潔後將抗生素軟膏塗薄薄的一層在縫線上,在約定回診的前兩天則請暫停抗生素軟膏,以免抗生素軟膏殘留太多於皮膚上,造成拆線時不易找到縫線。拆線之後皮膚上會貼美容膠,當天可以恢復淋浴,但請在一個禮拜之後再泡澡或游泳。

使用皮膚黏膠或美容膠

若皮膚縫合是採用不需要拆線的方式,會在皮膚上塗皮膚黏膠,或者貼上美容膠,通常外層還會覆蓋紗布或者是防水膠膜。若採覆蓋紗布的方式,回家之後每天需將紗布打開,以棉棒沾75%的藥用酒精清潔美容膠的表面(皮膚黏膠則不須特別清潔),在手術後第二天起可以淋浴,同樣不要泡澡、不要用水直接沖傷口,也不要用力搓揉傷口。

美容膠請務必不要撕掉,也不需每天更換,若自然失去黏性而掀起時再補上新的美容膠即可;皮膚黏膠大約一至兩週左右會呈片狀脫落,請在脫落處補上美容膠。若傷口外層覆蓋防水膠膜,此時回家之後傷口不需要特別照顧,也不需要換藥,可以淋浴,但是不要泡澡,回診時會將防水膠膜撕掉,返家之後可以下水洗澡,而美容膠及皮膚黏膠照顧方式則同上所述。

特別地方的傷口:會陰部(包括包皮、陰囊)、肛門口、口腔

會陰部的傷口通常會以可吸收的線縫合,但是表皮上會有看得到的縫線。一般建議手術後隔天起可以泡溫水,一方面可以清潔傷口,一方面可以消腫,還可以促進縫線軟化吸收,方便的話一天可以泡兩至三次,然後用乾淨的毛巾擦乾之後,塗上薄薄一層抗生素軟膏。

肛門口的傷口(膿瘍、瘻管)從開刀當天可以泡溫水,一天四到五次,每次十分鐘,可以在水中加入幾滴優碘增加殺菌功能。若有排便則在每次排便之後用溫水將屁屁沖乾淨泡水。

口腔部位的傷口則注意食物準備時以軟質、避免太燙、太鹹、太辣、太酸為原則,進食之後以開水或者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漱口。口腔內的縫線會慢慢吸收,但若超過兩個禮拜仍有縫線則建議回門診拆除。

外傷性的傷口(擦傷、撕裂傷)

外傷性擦傷的傷口可能會有泥土等髒東西,在急診會進行徹底的傷口清潔之後敷上抗生素軟膏,返家之後每天需以生理食鹽水清潔之後敷上抗生素軟膏。

外傷性撕裂傷傷口通常較為不平整而且可能帶有泥土等髒東西,在急診會進行徹底的傷口清潔,並視情況給予縫合。縫合後的傷口照顧原則與手術後傷口類似。

但若傷口太髒則可能暫不縫合以濕紗布填塞讓傷口慢慢自行癒合。此時家長及小朋友會需要學習如何自行換藥,或者需每天至門診接受傷口治療。

追蹤我的專頁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