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闌尾炎?跟盲腸炎一樣嗎?」
闌尾炎就是一般俗稱的盲腸炎,是小朋友需要緊急開刀最常見的原因。
先講結論:闌尾炎是小朋友腹痛需要手術常見的原因,目前以腹腔鏡手術為主流。
我們腸胃系統小腸與大腸相接的地方解剖學上稱為盲腸,而闌尾是盲腸上的一個條狀的突出部分,它是腸胃系統中的一條死巷,只有一個單一的出入口,所以當這個出入口因為某些原因,例如淋巴組織腫大、或者被一小塊大便(糞石)卡住或者有長一些腫瘤等等,會造成闌尾裡面的細菌增生,發生感染,而因為無處可去,闌尾裡面的壓力會逐漸上升而腸壁會因為發炎而變得脆弱,所以闌尾炎若不治療,最終會演變為闌尾破裂,裡面感染的髒水往外根據統計每個人終其一生大概有十分之一的機會會發生闌尾炎,大概有三分之一的闌尾炎發生在小於十八歲的兒童,而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大概在十歲左右。
「小朋友這一兩天肚子痛腸胃炎,後來居然變成盲腸炎要開刀,怎麼會這樣?」
闌尾炎典型的初期症狀是在肚臍周圍的悶痛,可能會合併噁心、嘔吐、拉肚子,以及明顯的食慾減退症狀,直到闌尾發炎越來越嚴重,造成闌尾外層的腹膜受到刺激,疼痛會明顯的移到右下腹。所以其實闌尾炎的初期症狀有時候與腸胃炎或便秘造成的腹痛很難區別,尤其是表達能力比較有限的小朋友,所以醫師其實很難在第一時間就做出是否為闌尾炎的判斷,若不是很明確的狀況下,通常會給予灌腸或給一點症狀治療的藥物之後建議家長密切觀察症狀的變化。
「醫師要我回家觀察症狀,到底是要注意哪些事情呢?可以吃東西嗎?」
在這段診斷不明確的時間裏,建議小朋友在家休息,比較可以觀察症狀隨著時間的變化,由於如果真的是闌尾炎,不經過妥善的治療是不會改善的,所以在半天到一天之間一定會有個答案。症狀觀察的重點在於幾個:疼痛是否緩解?是否逐漸「聚焦」到腹部的某一處?小朋友的精神活力怎麼樣?有沒有發燒的狀況?如果疼痛沒有緩解、逐漸聚焦到右下腹、病懨懨的不肯下床、一動就痛、一點胃口都沒有,而且開始發燒,那一定是有什麼比較嚴重的問題必須趕快回醫院。而進食的話建議是先讓小朋友喝點溫開水和運動飲料,如果沒有上面那些令人擔心的症狀而且小朋友有食慾,那可以少量的進食一些好消化的食物,慢慢恢復正常飲食。
「闌尾炎一定要開刀嗎?」
闌尾炎是否一定要接受手術是最近外科醫學界很熱門的議題。目前認為非複雜性,意思是闌尾尚未為破裂、沒有產生腹膜炎,而且闌尾裡面沒有糞石的病人,接受抗生素(非手術治療)有九成左右可以成功治療。但是抗生素治療有其缺點:第一、抗生素治療並非一定成功,第二、抗生素治療的天數長短有時候比較難預估,第三、抗生素治療成功之後,一年內約有三成左右會有闌尾炎復發的狀況。所以基於以上原因,非複雜性的闌尾炎通常還是會建議手術。而如果闌尾已經有破裂產生腹膜炎的跡象,通常也是會建議手術將闌尾切除並把感染的髒水清除。除非病程已經太久例如超過四、五天,局部發炎沾黏可能已經比較嚴重變成一大團硬塊,甚至產生膿包,此時會建議接受抗生素治療以及膿包的經皮穿刺引流(請放射科醫師從肚皮上放一條小管子讓膿水流乾淨),然後在一個半月到兩個月之後動手術將闌尾拿掉以除後患。當然如果闌尾發炎造成廣泛性嚴重的腹膜炎,或者腸道阻塞不通,此時也只有緊急手術一途。
「手術怎麼做?恢復要多久?有沒有併發症?」
目前闌尾炎的手術的標準做法是腹腔鏡微創手術,藉由腹部一到三個不到一公分的小傷口把發炎的闌尾切除。由於闌尾是腸胃道的一部份,切除闌尾之後腸子會需要縫合,有時醫師會建議使用「內視鏡自動縫合器」來進行這個切斷及縫合的手術步驟,而這項特殊的材料需要自費。
手術後恢復的狀況則跟手術當中判斷疾病嚴重的程度有關,如果手術發現闌尾發炎非常輕微,肚子裡也沒有髒水,那通常恢復會較快,通常最快隔天可以回家;但若手術中發現闌尾發炎比較嚴重,肚子裡面已經有髒水或甚至膿包的狀況,那手術之後建議持續接受抗生素的治療。什麼時候才可以回家則視幾個因素而定:疼痛緩解、沒有發燒、恢復進食(到大約平常一半以上的食量),如果都有達標那就可以比較放心的出院。
手術恢復期醫師會密切觀察是否有併發症的產生,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傷口的感染以及肚子裡持續有感染產生膿包,前者是因為將感染的闌尾從肚子裡經過傷口拿出來的關係,而後者則代表當初發炎比較嚴重,有一些髒水躲在手術看不到的地方,而抗生素又壓不下來,需要經皮穿刺引流。但這兩項併發症都需要時間的醞釀才會慢慢顯現,所以出院之後持續的觀察以及回診追蹤是很重要的。
2則留言 追加